2016年10月4日 星期二

【實用】台灣大學校級交換懶人包

又到了要申請交換的季節了,因為許多朋友們的詢問,再加上之前麻煩了眾多學長、學姊,想說最愛懶人包的自己,就打個懶人包給大家參考~
希望大家申請交換一切順利,金榜題名喔!

取得交換前

Q: 時程大概是??? (每年不一樣僅供參考)
A:
  • 9月中:公布新的交換學校資訊
  • 9月底:說明會
  • 11月(不太確定):線上報名
  • 12月初:書面資料繳交
  • 12月底:公布甄選成績(只有排名跟成績而已,還要選志願!)
  • 緊接著「線上填志願」跟「書面志願表繳交」時程太瑣碎就不寫了,學校都會通知你不用擔心會錯過^___<
  • 1月初:公布錄取學校
  • (官方申請流程 )

Q: 我可以只用TOEFL或IELTS,去申請「非一般組的國家」嗎? (eg, 法語組、德語組…)
A:
可以!!! 我之前也想過要這樣,主要是看對方學校有沒有強制性的語言要求(考量選課),但自己怕會有風險或沒有競爭力,所以最後還是走一般組。據我所知,你如果只用英文檢定申請而且上了,會有的問題就是你選課只能選英文授課的課程,如果說那所學校開的英文授課超少,那你可能會GG,所以請務必做好research再去作決定。(用英文檢定去申請非一般組,我真的不太了解啊,想知道詳情大家可能要去問有經驗的人)

Q: 院級比較好還是校級比較好?
A:
院級的優點:
  • 比較好上,成績門檻較低(舉我一位好朋友的例子,她很不幸書面資料G掉,所以校級上波隆納大學,但院級上了英國里茲。簡單來說,你同樣成績去申請院跟校,你院可以上比較夯的學校)
校級的優點:
  • 有一學期跟一學年的選擇(院級都是一學期)
  • 選課不受系所限制,想選甚麼就選甚麼(院級只能選跟你科系相關的課)

Q: 一般組那些國家比較難上?
A: 美國、英國、北歐、荷蘭幾乎都是卷哥卷姊的天下,東歐最近也越來越夯了! 如果說你成績不夠的話,那填志願的時候就不要浪費志願填這些學校。

Q: 我的TOEFL或IELTS要多高才可以申請?
A: 這兩項英文檢定都只是「門檻」,所以你只要高於你想要申請的學校的分數就OK了(排名前面或英語系的學校托福大都要90、歐洲大都要80之類的),分數到一定標準即可,所以你就算考了個滿分也不會有太大的差別XD

Q: 評比最重要的是甚麼?
A: G、P、A。
GPA基本上決定了一切,書面資料第一影響沒有GPA那麼大,第二風險波動很高,而且不太清楚他們的審查標準,像我自己上大學後基本上都是參加有關國際的東西(志工、論壇之類的),本來以為會比較有利但書面其實也沒有特別高,有些履歷很厲害的人書面資料被評超級低也是有的,所以好好念書衝GPA吧!

Q: 歷屆最低錄取分數代表什麼?
A: 也就是該年那所學校如果超過一個人上了,最低那個人的分數。但很重要!!!!!!!!!有時候理工學院會有保障名額(因為管、文、社科申請的人太多了),所以有些成績是理工保障上去的=那些成績偏低=如果你不是理工的,你要上那所學校你必須高於那個分數。
以我自己的例子,我一位理工強者好朋友排名略低於我,但他就上了我的第二志願,也是他之後跟我說有這件事之後我才恍然大悟…….不要像我一樣傻傻的以為自己都會上,所以志願填得很阿薩利結果都沒上…嗚嗚…

Q: 我什麼時候可以選擇交換一學期、一學年?
A: 在選填志願的時候,你會先選擇你要一學年或一學期。在公布錄取學校之後,會讓你選你要一學年or上學期or下學期。

Q: 怎麼排志願?
A: 當然先比較一下歷屆最低錄取分數、評估你的成績,盡量不要浪費志願。
再來,「XX大學一學年」跟「XX大學一學期」是可以當作兩個志願的,所以你可以把「XX大學一學年」填在第一志願、把「XX大學一學期」填在第二志願,但這麼做有個問題:如果說你XX大學一學年不會上,就等於「XX大學一學期」也不會上,等於說你一次浪費了兩個志願。所以某個學校你要一學年或一學期,建議二擇一就好了。


取得交換後

Q: 公布錄取學校=我100%可以去對方學校交換嗎?
A: 公布錄取學校之後,你其實只是得到「台大的推薦」,你還不是正式的交換學生。要得到對方學校的認可後,你才真的能到他校去交換。因此之前也是有發生沒去成的案例,但機率很小啦,該交的文件交一交一般都沒問題。

Q: 取得交換資格後,大概會發生甚麼事?
A: 選擇要一學年、上學期或下學期交換→確認交換時間跟學校→台大協助媒合你跟對方學校→繳文件給對方學校→獲得交換生身分、入學許可→選課、安排住宿→買機票、辦簽證→出國啦!

Q: 針對出國,台大會給予什麼幫助?
台大在一開始會協助你把該交的資料(護照影本等等)交給對方學校,也會給你上一屆去交換的聯絡學長姊資料,讓你去聯繫、問問題。你取得對方學校的交換學生身分後,基本上就是你自己跟對方學校的事情了。

Q: 如果我只去一學期,我是否可以延長交換?
A: 主要是看台大跟對方學校的合約,通常是看台大同不同意。我在奧克蘭大學想申請延長但台大不同意,理由是大洋洲去台大跟從台大出去的學生人數太不平衡了。我韓國朋友也遇到一樣的情況,但她選擇母校那邊休學半學期,在這邊從exchange program換成study abroad,雖然變成國際生必須繳超貴的學費,但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重要網站連結
  • 台大國際事務處(OIA): http://www.oia.ntu.edu.tw/
  • 交換學校列表: http://www.oia.ntu.edu.tw/ch/outgoing/school.list
  • 歷屆學長姊心得:http://www.oia.ntu.edu.tw/ch/students/outgoing.students.experience →可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狀況跟學風等等。
  • 參考資料(重要!!!): http://www.oia.ntu.edu.tw/ch/ntu_student/ntu_exchange/outgoing-exchange/reference  → 包含「各項語言能力程度及考試對照表」、「歷屆最低錄取分數跟統計數據」、「役男出國申請」、「宿舍保留申請書」、「行前說明會簡報」等等。

2016年3月10日 星期四

48級分跟75級分的差別是什麼?

48級分跟75級分的差別是什麼?

對於最近48級分繁星生上台大森林系的新聞,現在是台大三年級的我有許多疑問:學測成績到底代表了甚麼? 錄取台政清交成具有甚麼意義? 考了48級分而進入台大的學生是否會有程度落差的問題? 教育的目的究竟是追求考試成績表現,還是每個人的適性發展?

在102年學測,我很幸運地考了75級分。但這個分數對我一直沒有太大的意義,我既不覺得它能衡量一個人的人品、智慧、多元能力,作為衡量三年學習成果的指標也過於單薄。學測成績代表的只是在一個橫跨兩天、一次性的考試中的表現,我不認為是「我」考了75級分,正確來說是「102年2月27、28日的我」考了那個成績,考完當下過了就過了,我之後的人生大概就是慢慢把高中的東西還給老師吧。在考75級分以前,我班上段考排名約10到20名,物理化學還是出了名的爛,沒有人(包括我自己)認為我能考到這個分數,我從來就不在老師們的滿級分預言名單裡面。成績公布後,突然各種「天才」、「神人」頭銜被冠到我頭上,連以前愛理不理的學弟妹看到我都開始打招呼,我只是因為考了滿級分,就變成了報紙上的勵志故事、學弟妹的偶像、親戚茶餘飯後炫耀的話題,說真的對比公布成績前那兩年半充滿痛苦、挫折到超想轉班的歲月,真的是麻雀變鳳凰般的諷刺。但你說我真的因為考了這個試、得到這個成績就變得比較聰明或成為不一樣的人嗎? 考試前後、成績公布前後的我還是我,但大家看我的方式瞬間不一樣了,讓我深深感受到這個社會對高分加諸了過度的概括、追求與期待。所以這個分數對我而言,不過就是一次考試的成績,一張「會考試」的證書。遑論人品、性格和多元的能力,這甚至不能反映智力或真正學習的收穫,因為我深知光是班上比我聰明以及這三年學得比我紮實的人比比皆是。

上了大學,我也沒有因為學測成績比較好,就理所當然的大學的成績就名列前茅。我發現大學學業表現完全取決於個人念書意願。在台大,學生並不如外界所想像般用功,大部分的人會將生活重心轉向參加社團、籌辦活動、表演等等,在過了三年苦讀的高中生活後,大學還全心全意、天天念書的人其實少之又少。而且,教授也不再像高中老師盯成績單像在盯股市一樣,掉了分數、班平均退步就緊張得要命,考試題型也不像高中考題刁鑽又心機,因此大學的考試分數頗可以反映一個人的用功程度。根據我三年的觀察,真的沒有說學測、指考特別高分的同學,大學成績就比較高。在大學課業上表現突出的,通常是那些喜歡自己主修的科目(或是要拚交換或轉系),並且花不少時間念書的人。

所以48級分跟75級分的差別到底是甚麼? 我的答案是:48級分在一個「一次性」、「為期兩天」的國家考試裡答對了相對較少的題目,75級分則答對了相對較多的題目。僅此而已。啊你說:「這不是廢話嗎?」對啊就是廢話XD 比成績基本上就是滿浪費時間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不能用一個人的長相衡量一個人,那為什麼升學的時候,就會把成績當標籤貼在一個人頭上呢? 你怎麼知道一個考48級分的人上大學後會比75級分的人不努力不積極、不會做研究、缺乏目標? 人生這麼長,考完試之後一年、五年、十年所做的規劃以及付出的努力,比一個分數或進了哪所學校重要太多了。
與其爭論幾級分應該錄取哪所大學,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這些即將成人的高中準畢業生們,是否知道自己是誰? 自己想要追求的什麼樣的人生? 以及未來想成為怎麼樣的人? 我想,這才是教育真正的目的。



2016年3月2日 星期三

從寫給自己的最後一張明信片開始

回來六周了~ 六周其實很短,但對我來說的衝擊卻深遠。
除了反思映證自己海外的體悟、重新適應台灣的生活之外,也開始準備開學、寫履歷、Cover Letter、找實習,也開始思考研究所的種種。各種人事物紛沓而至,有一度還焦慮到自律神經失調.....
有時會納悶自己剛重回台灣國土時,那種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如今安在QQ 開闊的心胸回到擁擠匆忙的島上後,好像又不知不覺地被擠壓了。而這剛好也是我再回台灣前最最害怕的。
但至少如今我仍努力在實踐答應自己的承諾,人來人去,緣分難得,要做個快樂的人,這樣或許可以留住會離開的人了。
重讀自己在Cairns飛Bali的飛機上,一邊大哭一邊寫下的明信片,很難相信自己當時有辦法寫出這樣的東西......XD 想想那時還特地選了一張Airlie Beach最有名的心型礁要留給自己~
每次看,都有點像是過去的自己跟現在的我素面相對,要我別忘記,曾經有一個很勇敢、很快樂又很天真的自己。


Vivi,

The engine stated. You just managed to publish the last post on Instagram in Australia. Earlier you were having chicken soup (sour n savory) with the Cambodians, talking to Yi, filming the last interview with Yi, crying in the car, saying the goodbyes and thank-yous to Thaeka and Yi, and then you were on your own again.
You felt nervous, anxious and worried as the time going back home loomed in. You were afraid of losing the changes and growth you derived from the trip or being strangled by the old culture again.
Now, I want you to remember the feeling of being fearless, invincible and powerful, the feeling of infinite possibilities. Remember the tears you shed on the way to the bus stop at Airlie Beach, the heat at Whitehaven Beach, the music and crowds at the bars. Remember how uncomfortable you felt about everything in the beginning and how touched and addicted you were by traveling alone and meeting new people. Remember the reef, fish and turtle you saw. Remember the anxiety of leaving a place or a person. Remember you just need to get used to something that scares you in the beginning. Remember you want to be a cheerful, happy and smiley person. Remember how this journey has changed you. Remember to follow your heart.

Vivi 10/01/16

Follow your he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