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4日 星期二

【實用】台灣大學校級交換懶人包

又到了要申請交換的季節了,因為許多朋友們的詢問,再加上之前麻煩了眾多學長、學姊,想說最愛懶人包的自己,就打個懶人包給大家參考~
希望大家申請交換一切順利,金榜題名喔!

取得交換前

Q: 時程大概是??? (每年不一樣僅供參考)
A:
  • 9月中:公布新的交換學校資訊
  • 9月底:說明會
  • 11月(不太確定):線上報名
  • 12月初:書面資料繳交
  • 12月底:公布甄選成績(只有排名跟成績而已,還要選志願!)
  • 緊接著「線上填志願」跟「書面志願表繳交」時程太瑣碎就不寫了,學校都會通知你不用擔心會錯過^___<
  • 1月初:公布錄取學校
  • (官方申請流程 )

Q: 我可以只用TOEFL或IELTS,去申請「非一般組的國家」嗎? (eg, 法語組、德語組…)
A:
可以!!! 我之前也想過要這樣,主要是看對方學校有沒有強制性的語言要求(考量選課),但自己怕會有風險或沒有競爭力,所以最後還是走一般組。據我所知,你如果只用英文檢定申請而且上了,會有的問題就是你選課只能選英文授課的課程,如果說那所學校開的英文授課超少,那你可能會GG,所以請務必做好research再去作決定。(用英文檢定去申請非一般組,我真的不太了解啊,想知道詳情大家可能要去問有經驗的人)

Q: 院級比較好還是校級比較好?
A:
院級的優點:
  • 比較好上,成績門檻較低(舉我一位好朋友的例子,她很不幸書面資料G掉,所以校級上波隆納大學,但院級上了英國里茲。簡單來說,你同樣成績去申請院跟校,你院可以上比較夯的學校)
校級的優點:
  • 有一學期跟一學年的選擇(院級都是一學期)
  • 選課不受系所限制,想選甚麼就選甚麼(院級只能選跟你科系相關的課)

Q: 一般組那些國家比較難上?
A: 美國、英國、北歐、荷蘭幾乎都是卷哥卷姊的天下,東歐最近也越來越夯了! 如果說你成績不夠的話,那填志願的時候就不要浪費志願填這些學校。

Q: 我的TOEFL或IELTS要多高才可以申請?
A: 這兩項英文檢定都只是「門檻」,所以你只要高於你想要申請的學校的分數就OK了(排名前面或英語系的學校托福大都要90、歐洲大都要80之類的),分數到一定標準即可,所以你就算考了個滿分也不會有太大的差別XD

Q: 評比最重要的是甚麼?
A: G、P、A。
GPA基本上決定了一切,書面資料第一影響沒有GPA那麼大,第二風險波動很高,而且不太清楚他們的審查標準,像我自己上大學後基本上都是參加有關國際的東西(志工、論壇之類的),本來以為會比較有利但書面其實也沒有特別高,有些履歷很厲害的人書面資料被評超級低也是有的,所以好好念書衝GPA吧!

Q: 歷屆最低錄取分數代表什麼?
A: 也就是該年那所學校如果超過一個人上了,最低那個人的分數。但很重要!!!!!!!!!有時候理工學院會有保障名額(因為管、文、社科申請的人太多了),所以有些成績是理工保障上去的=那些成績偏低=如果你不是理工的,你要上那所學校你必須高於那個分數。
以我自己的例子,我一位理工強者好朋友排名略低於我,但他就上了我的第二志願,也是他之後跟我說有這件事之後我才恍然大悟…….不要像我一樣傻傻的以為自己都會上,所以志願填得很阿薩利結果都沒上…嗚嗚…

Q: 我什麼時候可以選擇交換一學期、一學年?
A: 在選填志願的時候,你會先選擇你要一學年或一學期。在公布錄取學校之後,會讓你選你要一學年or上學期or下學期。

Q: 怎麼排志願?
A: 當然先比較一下歷屆最低錄取分數、評估你的成績,盡量不要浪費志願。
再來,「XX大學一學年」跟「XX大學一學期」是可以當作兩個志願的,所以你可以把「XX大學一學年」填在第一志願、把「XX大學一學期」填在第二志願,但這麼做有個問題:如果說你XX大學一學年不會上,就等於「XX大學一學期」也不會上,等於說你一次浪費了兩個志願。所以某個學校你要一學年或一學期,建議二擇一就好了。


取得交換後

Q: 公布錄取學校=我100%可以去對方學校交換嗎?
A: 公布錄取學校之後,你其實只是得到「台大的推薦」,你還不是正式的交換學生。要得到對方學校的認可後,你才真的能到他校去交換。因此之前也是有發生沒去成的案例,但機率很小啦,該交的文件交一交一般都沒問題。

Q: 取得交換資格後,大概會發生甚麼事?
A: 選擇要一學年、上學期或下學期交換→確認交換時間跟學校→台大協助媒合你跟對方學校→繳文件給對方學校→獲得交換生身分、入學許可→選課、安排住宿→買機票、辦簽證→出國啦!

Q: 針對出國,台大會給予什麼幫助?
台大在一開始會協助你把該交的資料(護照影本等等)交給對方學校,也會給你上一屆去交換的聯絡學長姊資料,讓你去聯繫、問問題。你取得對方學校的交換學生身分後,基本上就是你自己跟對方學校的事情了。

Q: 如果我只去一學期,我是否可以延長交換?
A: 主要是看台大跟對方學校的合約,通常是看台大同不同意。我在奧克蘭大學想申請延長但台大不同意,理由是大洋洲去台大跟從台大出去的學生人數太不平衡了。我韓國朋友也遇到一樣的情況,但她選擇母校那邊休學半學期,在這邊從exchange program換成study abroad,雖然變成國際生必須繳超貴的學費,但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重要網站連結
  • 台大國際事務處(OIA): http://www.oia.ntu.edu.tw/
  • 交換學校列表: http://www.oia.ntu.edu.tw/ch/outgoing/school.list
  • 歷屆學長姊心得:http://www.oia.ntu.edu.tw/ch/students/outgoing.students.experience →可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狀況跟學風等等。
  • 參考資料(重要!!!): http://www.oia.ntu.edu.tw/ch/ntu_student/ntu_exchange/outgoing-exchange/reference  → 包含「各項語言能力程度及考試對照表」、「歷屆最低錄取分數跟統計數據」、「役男出國申請」、「宿舍保留申請書」、「行前說明會簡報」等等。

2016年3月10日 星期四

48級分跟75級分的差別是什麼?

48級分跟75級分的差別是什麼?

對於最近48級分繁星生上台大森林系的新聞,現在是台大三年級的我有許多疑問:學測成績到底代表了甚麼? 錄取台政清交成具有甚麼意義? 考了48級分而進入台大的學生是否會有程度落差的問題? 教育的目的究竟是追求考試成績表現,還是每個人的適性發展?

在102年學測,我很幸運地考了75級分。但這個分數對我一直沒有太大的意義,我既不覺得它能衡量一個人的人品、智慧、多元能力,作為衡量三年學習成果的指標也過於單薄。學測成績代表的只是在一個橫跨兩天、一次性的考試中的表現,我不認為是「我」考了75級分,正確來說是「102年2月27、28日的我」考了那個成績,考完當下過了就過了,我之後的人生大概就是慢慢把高中的東西還給老師吧。在考75級分以前,我班上段考排名約10到20名,物理化學還是出了名的爛,沒有人(包括我自己)認為我能考到這個分數,我從來就不在老師們的滿級分預言名單裡面。成績公布後,突然各種「天才」、「神人」頭銜被冠到我頭上,連以前愛理不理的學弟妹看到我都開始打招呼,我只是因為考了滿級分,就變成了報紙上的勵志故事、學弟妹的偶像、親戚茶餘飯後炫耀的話題,說真的對比公布成績前那兩年半充滿痛苦、挫折到超想轉班的歲月,真的是麻雀變鳳凰般的諷刺。但你說我真的因為考了這個試、得到這個成績就變得比較聰明或成為不一樣的人嗎? 考試前後、成績公布前後的我還是我,但大家看我的方式瞬間不一樣了,讓我深深感受到這個社會對高分加諸了過度的概括、追求與期待。所以這個分數對我而言,不過就是一次考試的成績,一張「會考試」的證書。遑論人品、性格和多元的能力,這甚至不能反映智力或真正學習的收穫,因為我深知光是班上比我聰明以及這三年學得比我紮實的人比比皆是。

上了大學,我也沒有因為學測成績比較好,就理所當然的大學的成績就名列前茅。我發現大學學業表現完全取決於個人念書意願。在台大,學生並不如外界所想像般用功,大部分的人會將生活重心轉向參加社團、籌辦活動、表演等等,在過了三年苦讀的高中生活後,大學還全心全意、天天念書的人其實少之又少。而且,教授也不再像高中老師盯成績單像在盯股市一樣,掉了分數、班平均退步就緊張得要命,考試題型也不像高中考題刁鑽又心機,因此大學的考試分數頗可以反映一個人的用功程度。根據我三年的觀察,真的沒有說學測、指考特別高分的同學,大學成績就比較高。在大學課業上表現突出的,通常是那些喜歡自己主修的科目(或是要拚交換或轉系),並且花不少時間念書的人。

所以48級分跟75級分的差別到底是甚麼? 我的答案是:48級分在一個「一次性」、「為期兩天」的國家考試裡答對了相對較少的題目,75級分則答對了相對較多的題目。僅此而已。啊你說:「這不是廢話嗎?」對啊就是廢話XD 比成績基本上就是滿浪費時間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不能用一個人的長相衡量一個人,那為什麼升學的時候,就會把成績當標籤貼在一個人頭上呢? 你怎麼知道一個考48級分的人上大學後會比75級分的人不努力不積極、不會做研究、缺乏目標? 人生這麼長,考完試之後一年、五年、十年所做的規劃以及付出的努力,比一個分數或進了哪所學校重要太多了。
與其爭論幾級分應該錄取哪所大學,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這些即將成人的高中準畢業生們,是否知道自己是誰? 自己想要追求的什麼樣的人生? 以及未來想成為怎麼樣的人? 我想,這才是教育真正的目的。



2016年3月2日 星期三

從寫給自己的最後一張明信片開始

回來六周了~ 六周其實很短,但對我來說的衝擊卻深遠。
除了反思映證自己海外的體悟、重新適應台灣的生活之外,也開始準備開學、寫履歷、Cover Letter、找實習,也開始思考研究所的種種。各種人事物紛沓而至,有一度還焦慮到自律神經失調.....
有時會納悶自己剛重回台灣國土時,那種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如今安在QQ 開闊的心胸回到擁擠匆忙的島上後,好像又不知不覺地被擠壓了。而這剛好也是我再回台灣前最最害怕的。
但至少如今我仍努力在實踐答應自己的承諾,人來人去,緣分難得,要做個快樂的人,這樣或許可以留住會離開的人了。
重讀自己在Cairns飛Bali的飛機上,一邊大哭一邊寫下的明信片,很難相信自己當時有辦法寫出這樣的東西......XD 想想那時還特地選了一張Airlie Beach最有名的心型礁要留給自己~
每次看,都有點像是過去的自己跟現在的我素面相對,要我別忘記,曾經有一個很勇敢、很快樂又很天真的自己。


Vivi,

The engine stated. You just managed to publish the last post on Instagram in Australia. Earlier you were having chicken soup (sour n savory) with the Cambodians, talking to Yi, filming the last interview with Yi, crying in the car, saying the goodbyes and thank-yous to Thaeka and Yi, and then you were on your own again.
You felt nervous, anxious and worried as the time going back home loomed in. You were afraid of losing the changes and growth you derived from the trip or being strangled by the old culture again.
Now, I want you to remember the feeling of being fearless, invincible and powerful, the feeling of infinite possibilities. Remember the tears you shed on the way to the bus stop at Airlie Beach, the heat at Whitehaven Beach, the music and crowds at the bars. Remember how uncomfortable you felt about everything in the beginning and how touched and addicted you were by traveling alone and meeting new people. Remember the reef, fish and turtle you saw. Remember the anxiety of leaving a place or a person. Remember you just need to get used to something that scares you in the beginning. Remember you want to be a cheerful, happy and smiley person. Remember how this journey has changed you. Remember to follow your heart.

Vivi 10/01/16

Follow your heart.

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

【教育】奧克蘭大學介紹與評價 (University of Auckland)

很多台灣人在考慮出國交換時,幾乎都是以歐美為主,大洋洲似乎是個滿不熱門的選項。
大概是因為歐洲去一次可以滿足走十國的願望,其實我當初也是想去歐洲,甚至還忘記自己在志願表上有填奧克蘭大學Orz
但其實奧克蘭大學(UoA)在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c是82名還在台大前面XD
在奧克蘭大學上了一學期的課,有滿多心得的,寫在這邊跟大家分享,也是給未來申請交換的同學參考~


1. 校園
學校分成好幾個校區,但是都相隔不遠,各校區走路走半個小時之內一定可以到的~ UoA是沒有圍牆的,幾條主要道路貫穿學校,教室系館就跟一般的建築一樣坐落在路邊。
校園裡面,不管是什麼學院,都有很多可以坐下來休息、討論或唸書的地方

Kate Edger地下一樓的討論區
商學院一進門就是落地窗,跟咖啡桌椅,氣氛很棒

很多校園建築裡都放有懒骨頭

Engineering building

Engineering building跟台灣的工程系館很不一樣,
多了許多人性化的空間設計
也有很多區域是設有影印機跟很多很多電腦,每部電腦只要登入你的帳密就可以使用,你所儲存的文件也可以在任何一部電腦中再度開啟跟編輯,我覺得是UoA很大的優點!

上面那層是短期圖書借閱區\下面那層是電腦使用區

Engineering building裡的圖書館

商學院的電腦使用區跟影印機們

商學院的列印站

圖書館小小的,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XD 台大的藏書跟裝潢比UoA圖書館氣派很多~
我超愛健身房,第一,住學校宿舍有免費健身房會員,所以可以除了可以免費去健身房,還可以去上group fitness class(這開的課可多了,zumba, x-fit, stretch, yoga...)。第二,健身房非常大而且器材齊全。第三,他們有女生專區!! 身為女生要到一個充滿大肌肉男人的地方健身,多少都會有點壓力或不自在,而很多器材(特別是練胸跟手臂的XD)都常常有男生在使用,所以UoA特別設計有一小間是只有女生可以進去使用的! 這點讓我覺得非常貼心> <

女生專區

健身房非常大,還分了很多區,但永遠都很多人


2. 教科書
教科書不像台大由導師或班代像書商訂購,而是必須去校園裡的UBS書店─裡面主要販售所有課需要的教科書─購買。教科書的價格非常貴,在台大全新的一本通常大約一千出頭,這價格我就受不了了(所以我都買二手書),這邊一本都是兩三千台幣,大部分的學生好像也沒有買教科書,因為很多課都會有自己的上課講義,所以大部分的人都直接在書店買講義(沒錯,書店有賣裝訂好的上課講義)。我自己是甚麼都沒買,想說買了還要扛回台灣太累了,由於教授都有把PPT上傳到cecil(等於台大的Ceiba)上面,我就都自己印出來使用。

                                          

UBS book store
                                   
3. 學生
這張照片加我15個人就有12種國籍!

這邊學生的組成非常多元,除了紐西蘭人之外,你可以在課堂上或校園裡遇到許多操著不同語言的人。這裡的中國人「非常多」,真的非常多,走在路上真的是「隨時隨地」可以聽到中文,我上的每一門課也都有好幾個中國人! 除了中國人之外,港日韓星馬等亞洲國家的國際學生也不少,印度、太平洋島國人(Pacific Islanders)也非常多,當然也有歐美國家來的國際生跟交換生。
這邊很多紐西蘭當地學生都會工讀,工讀的比例比在台大高,工作種類也不限家教(滿少人在做家教的),很多都是去服務業工作,時薪大約三百多塊台幣。
你可能會好奇這邊的學生翹課頻率,well,其實滿高的喔! 期中考的時候出現在教室的人大概是平常上課時的一倍吧XD 我Business同組的兩個男生也常常輪流沒來,有時要打工或家裡有事就沒來了,至於原因繼續往下看就會知道了~
那你問這邊學生有像印象中歐美學生很積極踴躍嗎? 其實沒有哈哈! 90%的時候教授丟出一個問題台下都是沉默一片,然後就會有不忍心的學生打破沉默回答問題XD 但偶爾也會有很積極的學生會跟教授互動,像是我Econ班上有個常常穿吊嘎的美國男生,他只要有疑問或不清楚的地方就會立馬舉手打斷教授,然後澄清他的問題,但這種人真的是少數,我也只在Econ有看過這種積極的學生。

3. 社團
這邊的社團真的不像台大活躍,社團種類少,期初社團聯展的時後,參展的社團大約五六十個,其中很多還是新加坡、台灣、印度同學會之類的,「地域血緣」性社團,然後我竟然沒有看到街舞、熱舞、吉他熱音等典型社團,唯一的歌舞性質社團大概只有雜技社、合唱團跟glee club吧! 但還是有學生會、AIESEC、Synergy顧問志工社等偏任務性質的社團。我沒有參加任何社團,本來想參加Tramping club,就是爬山露營,結果網路上看到一些奇怪的評價(像是出去都在帳棚裡OOXX等等),就想說算了...
社團的約束力跟架構「感覺上」也不像台灣那麼嚴謹,這邊上了大學每個人都就是一個個體(就是很重視individualism啦),沒有什麼系所、集體主義(collectivism)的束縛,而且他們高中教育超級輕鬆,所以上大學之後,大家重心就是唸書、實習、打工 或體育活動(健身房跟運動校隊滿熱門的),社團並不是一個主要的選項,這大概也是為甚麼社團活動沒那麼活躍的原因吧!

我一定要分享一個超奇葩的社團─ Meat club,我叫他肉食社,一學期只要繳10塊紐幣(約200台幣),他們會給你一張貼紙貼在學生證上面,一學期他們會不定期出沒在學校裡面烤BBQ,你只要是社員就可以吃免費的BBQ吃到飽!!! 真的覺得這個社團超好笑的,他們就是烤些大肉片跟香腸,還有吐司可以搭著吃,通常他們出現的時候都有很多人在排隊,我不太清楚他們烤了幾次BBQ,但我看過三次就是了XD

4. 選課
幾乎所有的人一學期都修4門課,一門課一周上課時間大約是4-5小時,只有少數的人會修到五門課,因為五門課就會滿重的.....真心不騙,我本來以為四門課會很輕鬆很爽,結果沒有! 想看我修了甚麼課跟課程評價請看這裡~
還有這邊沒有體育課喔~ 所以不要想說來修體育課混學分,紐西蘭人不需要體育課就會自己去健身房運動了XD
這邊並沒有分什麼系所,完全是看你修了甚麼課來決定你的主修是什麼。修課很自由,雙輔修也很容易,隨便問人都是finance+accounting、accounting+commercial law、physics+earth science。如果你沒有雙輔修的話,大學只要唸三年,通常有院內雙主修會用到四年,跨院雙主修(conjoint)會需要五年。院內雙主修拿到的畢業證書上只會寫Bachelor of commerce,不會寫財金+會計這樣~
由於很多人都有雙主修,所以Summer school是滿熱門的選項,因為他們要趁暑假時快快把學分修完~

4. 國際\交換生的資源
他們的國際事務處人都滿nice的,如果不忙的話他們會跟你聊聊天,問你從哪來、過得好不好~ 有保險相關問題的,就去國際事務處問,不要去健康中心,因為他們會叫你去國際事務處~
一定要說:國際生有健康旅遊險!!! 這個保險是強制的一定要買,兩三百紐幣吧我忘了...
但是,他連買眼鏡都有補!!!! 最高保險賠償金額到300紐幣,所以你可以來買眼鏡XD 我就搞丟眼鏡然後就買了新的,保險公司幫我付的錢XD
我有去聽了一場學校幫國際學生辦的職涯講座,內容是國際生學長姊的求學求職經驗分享,就還不錯啦XD
                                       

5. 教學
商學院的case room

這邊每門課都會有recording,就是教授用的簡報配合教授上課時的錄音的影片,因為有recording所以很多人都不會去上課,但我認為這算是保障學生的權利,你付昂貴的學費該得到的東西都給你了,聽不聽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教授上課也跟台大相差不遠,有很會教學的教授,也有唸PPT的教授,但可以明顯感受到的是,在這邊學生跟教授的地位滿平等的,沒有那種我是教授你要聽我說的感覺,學生寫信或當面叫教授都是直呼名字,學生課堂中要走的時候,有些教授還會跟她說掰掰have a good weekend,上課有疑問也可以直接舉手教授會先停下來回答你的問題再繼續,如果是在台灣的話,極有可能教授叫你先把手放下他要講到一個段落再回答你。以下提供自身經驗:
我MKTG的課前半段是由一位年紀較長的媽媽型教授講課,他聲如洪鐘、速度得宜而且是英國腔,但是期中考後就變成一位很年輕的女教授,他為了趕課,講話真的神快又有很明顯的紐西蘭腔,上了一兩堂之後發現他的課堂錄音一直沒有上傳,然後我就是無法在課堂上專注聽她說話,所以就在下課時去找她,
我: 不好意思,請問課堂錄音什麼時候會上傳到cecil?
教授: 我等下下午就會上傳了,怎麼了嗎? 你前幾堂課沒有聽到嗎?
我: 沒有沒有,我都有來,只是因為我是交換生英文比較不好,有時會沒catch到,想說回家可以再...
教授(立馬打斷我): 我講太快了! 我知道我講太快了!!
我: 痾啊..
教授: 我講太快了,sorry,是我的問題,我下次會講慢一點,錄音我等下就上傳上去。
當下其實有點感動,因為老是覺得聽不懂是自己英文不夠好,但她身為講者雖然之後的課我就都沒去上課了(早八+走路15分鐘+大講堂無法專心),但聽課堂錄音她的確下一次上課講話速度就明顯放慢了(但過沒幾堂課又回到正常速度XD)。
教授通常都很Nice,MKTG的教授每次早八的課都會感謝有來上課的同學然後安慰大家辛苦了,ECON的教授則是前幾堂實習課都會準備一份大鬆餅給回答問題的人~

6. 資源
圖書館提供非常多線上資源,只要從圖書館gateway連出去google scholar或其他論文學術平台,都可以直接免費下載期刊跟論文。每一門課也在圖書館網頁上有一個專頁,教授指定的reading、歷屆考題等全部都整理好可以下載,跟台大學生要去PTT上找考古題滿不一樣的。 學校對於學生課業壓力十分重視,宿舍常常有各科的輔導教學,宿舍也會貼出輔導資訊或是一些關心的小語,期末考前還發了裝了提神飲料跟健康資訊DM的袋子XD
教授也很願意提供學生協助,像是我MKTG的教授,在交作業前或是考前都跟學生說,如果有問題,不管是作業、練習寫的文章或是沒來上課跟不上的,都可以email問他或跟她約時間,他可以跟你go through一遍,就算沒有學生會真的去找他好了,我覺得教授願意主動提供這樣的協助很棒。
如果你是愛聽講座的朋友,這邊每周都有講座,除了學校信箱會收到通知之外,UoA也有一個專門的平台彙整所有的講座,你可以在上面搜尋、報名跟安排自己的時間表,挺方便的!

7. 作業
UoA交作業的方式很特別,我不確定其他紐西蘭的大學是否也是同樣做法,但與台灣非常不同。個個系館都會有一個作業中心,提供影印機跟釘書機,每個學生的作業要在死線前,釘好cover sheet(下圖抽屜裡彩色的紙就是cover sheet),統一投到信箱裡面,作業批改完之後會被送回作業中心,老師會通知學生去領回。跟台灣課堂上交作業領作業的做法非常不一樣。
作業中心

再來是作業的內容,先撇開理工學院不談,這邊非常重視essay(小論文),很多科目期中考前後都會要求交一篇小論文,主題通常是教學相關的內容,而且大部分的教授都會要求要參閱學術期刊、或是論文,引用格式也必須是APA,每篇論文經過一兩周後都會被批改、寫上評語,然後發回給學生。雖然寫論文對我來說滿累的(因為以前從來沒寫過啊QQ),也聽朋友說很多人都是隨便唬爛過去,但我自己在寫essay的過程中,不但無形中整理了這門課的內容,也自主學到很多新的東西,然後在各不同的文章或資源中去整理、做連結跟比較,我認為這樣的學習對我來說是很有趣而且很有幫助的,所以滿贊成寫essay這種模式的:D

8. 考試
這邊考試題型幾乎都以作文形式為主(也是先不考慮理工學院),我四門課中只有wine是多選題,econ是計算簡答題,其他都是要以essay形式回答問題。想看考試內容請看這裡~
期中考前會有兩個禮拜的春假,我跑去南島玩了12天,回來之後就陷入悲慘的趕報告跟唸期中考的狀況。期中考通常就是原課的上課時間跟地點考試,但期末考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期末考周歷時三個禮拜這三周都是停課的,所以有很多時間可以唸書! 學校對於期末考的嚴謹度,簡直跟學測指考沒兩樣。時間不是照原課時間,所以有可能會在周六周日,考試地點跟教室會在你考試前一天公布(然後我就迷路了...),不准帶手表手機,只能帶透明的鉛筆盒,沒帶學生證要付25紐幣行政費,每間教室有兩個監考人員一前一後,上廁所監考人員必須跟著你去zzz
重點是有個超奇怪的習俗,就是法定考試時間三小時,在開始前會有10分鐘的閱讀題目時間,你不能碰筆只能讀題目思考...我當下真的快瘋了,因為背了一堆東西深怕沒寫到紙上一下就忘了zzzz

9. 宿舍


學校宿舍有很多棟,但都不是在校園範圍內,最遠的是Grafton跟Huia走路大約要10-15分鐘。每一棟宿舍的房間大小、格局、風格、價錢都不太一樣,我會選Huia是因為之前一個學姐也住Huia她很推所以就申請Huia了! 我也有住在其他宿舍的朋友,感覺也都活得還滿好的XD 我覺得宿舍的好壞還是取決於你的鄰居、在宿舍有沒有朋友、參與宿舍活動的程度,各棟宿舍硬體設備那些在網路上都有介紹,可以查詢。至於Huia Residence的詳細介紹就看這邊啦!

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

【感情】愛情裡的資訊不對稱、納許平衡與沉沒成本



你是否曾經遇到一個你覺得很棒的人,在一起之後發現他\她根本不是他之前所聲稱的那種人或是你原本想像的完美情人?

這在經濟學裡叫做資訊不對稱(Asymmetric information)。

在感情的供需市場裡,假設你想要談戀愛,那麼你是有戀愛需求的買家,你的曖昧對象就是戀愛供給(反之亦然,你也可以是供給)。
在最理想的狀況下,買賣雙方都應該能夠徹底了解對方的細節,包括生活習慣、個性、在愛情中的期待、對未來的規劃等等,買方應該要能得知自己要入手的是怎樣的產品,賣方要知道買方的風險態度(risk attitude)(e.g. 保險公司對於風險偏好者可以把保險價格提高,對風險趨避者可以調低保險價格),雙方在了解對方之後調整自己的買價賣價至最適價格,達到最大消費者跟生產者剩餘,皆大歡喜!

但這世界是不完美的,身為買家的你尋尋覓覓,想要快快找到品質優良的好伴侶,但對方往往在一起前會有意無意地把自己的缺點藏起來,或者,在一起後遇到不同的狀況才逐漸發現,原來這個伴侶的良率有點問題... 這時你可以說這個伴侶是檸檬車(lemon car),檸檬車就是在美國二手車市場裡的雷貨,像是檸檬外表看起來挺不錯的,聞起來也香香的,但一口咬下去不得了簡直酸死人了。

以上的狀況似乎常常發生在大家的生活中,那我們到底該怎麼樣減少感情市場中的資訊不對稱問題呢?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請他\她出來聊一聊囉。你們挑了一間不錯的咖啡廳,音樂是輕快的爵士樂,咖啡香瀰漫在空氣中,而你們面對面坐著。


你: 嗨! 我最近在思考資訊不對稱的問題,我實在不想要因為在不夠了解你的狀況下,莽撞地進入一段感情,不但耽誤兩個人的時間,浪費成本,還要花時間療傷。

他: 摁...我懂。所以你覺得我們該怎麼辦?

你: 我提議,我們互相把我們所有的想法都講出來,包括對愛情的期待、在愛情裡的角色、感情中的個性、未來規劃、對另一半的要求、對婚姻的規劃、家人對你的另一半的要求,當然還有生活習慣、喜歡跟討厭看的電影...................

他: 你說了好多! 我們該從何談起? 而且這讓人壓力太大了吧! 我只是想談個戀愛啊!

這時你突然發現你遇到的第一個難題是,對方有可能不願意攜手解決資訊不對稱的問題。於是你鍥而不捨,繼續想辦法說服他。

你: 但是萬一你一頭栽進感情,到頭來發現我不是對的人,最後還要分手,這不是很花時間跟精神嗎? 還不如現在就一口氣講清楚,如果OK我們就在一起,不OK也可以爽快地說再見當朋友啊!
他: 你說得滿有道理的,那我們開始好好聊聊吧!

於是你們開始聊各種細節,但是聊了三個小時之後,你除了發現一些雙方互相衝突的特點,也突然了解這個交易程序太費時也太花錢了(咖啡廳很貴的),這個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所導致的障礙會是阻撓你解決資訊不對稱的第二道問題。
於是你跟對方很聰明的設計了一套完整簡潔的問卷,裡面包含了所有的是非題、選擇題、情境題、問答題,只要兩人填答完對方設計的問卷就可以順利解決資訊不對稱了!

這時,你跟對方突然遲疑了...

他OS: 如果.....我一五一十地把所有的秘密都跟他說,最後卻沒有在一起...那麼我什麼事情都被他知道了,這不是很划不來嗎? 
你OS: 對耶...如果我們最後分析完問券沒有在一起,那麼他會不會去跟其他人說我其實有怪癖?!!!!

兩人開始分析,如果對方不誠實,那我當然也不要誠實啊! 誰那麼白癡? 但如果對方誠實...我該誠實嗎? 雖然誠實好像比較有道德,但是如果他是我喜歡的人,而因為我誠實而不喜歡我,那我當然要不誠實地包裝自己! 如果他是我不喜歡的人,那我幹嘛要花時間跟他講真實的我啊? 所以如果對方誠實,最好的辦法也是不說實話!

所以你們兩個都做了同一個決定:那就是不管對方誠不誠實,自己都不會誠實!

這就是所謂的優勢策略(Dominant strategy),也就是無論對手如何變換策略,你依然會選擇的那個策略就是你的優勢策略。而在感情中,你發現優勢策略就是不要誠實.....

你們看著彼此的眼睛,對自己心裡的盤算感到竊喜。卻不知道你們錯過了更大的效益...

這就是寡占市場(Duopoly market)裡的納許平衡(Nash Equilibrium),這雖然是一個平衡,但卻不會產生最大的效益。最大的效益是兩個人都誠實以對(要嘛終成眷屬,要嘛繼續當朋友),但非常遺憾地,你們因為各自的優勢策略都選擇了不誠實,而落入納許平衡....
雖然兩個人都沒有據實以告,但你跟他終究還是在一起了。

四年半過去了.........

你最終還是發現他真的不是適合你的伴侶,尤其講到結婚,你完全無法想像跟他步入禮堂,共度餘生的畫面。你不禁感慨,哀,自己終究落入了資訊不對稱的陷阱當中,但也是怨不得人。

有一天,你們吵了史上最大的一架,你飆完一串髒話後生氣的奪門而出,開了車到市區漫無目的的亂晃。
你開始思考,你們是否有未來,是否應該繼續這樣耗損彼此的精神下去,是否應該....分手? 這兩個詞讓你微微顫抖了一下,但你還是開始考量起分手的可能性。
但是想到辛苦經營四年半的感情,就這樣分掉,實在是「太可惜」了。想到這裡你心裡除了有一絲不捨還有一點不甘心,覺得輕言放棄實在太便宜他了,四年半對他的付出,讓他過得這麼爽,就這樣分掉讓他另擁新歡,簡直是在幫人養老公! (暴怒之中的你心中充滿了許多不理性的想法~)

不行! 這樣太可惜了! 好不容易撐到四年,要繼續維護這段感情!

你決定回去跟他道個歉,繼續設法經營這段感情,畢竟明年就二十八歲了,周遭許多朋友都在訂婚結婚了...重點是四年半真的得來不易,現在放真的太可惜了!

這時你就犯下了所有失敗的企業跟經理人最常犯的錯誤: Throwing good money after bad.
用白話說就是對著撒在地上的牛奶哭(Crying over spilled milk)。
在經濟學裡,如果付出的成本是無法收回來的,那這就是一筆沉沒成本(Sunk cost),像沉到海底的金塊一樣撈都撈不回來,這時花錢請直升機、搜救船都只是浪費錢,而你最好的方法就是當作這筆成本不存在。
怎麼說呢? 就是不要去想「我已經付出\花費多少多少,如果不怎樣怎樣,會很可惜」。
你要想的是,我接下來每多一份付出所得到的回報,是否能打平或超過多付出的努力?
多付出的一份努力就是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進而收到的一分收獲就是邊際效益(Marginal revenu),如果回報大於付出,那麼這段感情是可以繼續經營的;如果付出大於回報,那麼就是該快刀斬亂麻,收收行李快速結束這段感情了。
換個比喻,你今天花了一千塊買了一塊蛋糕,買回家後放了兩個禮拜忘了吃,結果上面長滿了黴菌跟蛆,你會為了那已經收不回來的一千塊把發霉長蛆的蛋糕吃下去嗎? (你可以衡量蛋糕風味跟付出的代價來決定要不要吃,但大部分的人應該不會吧?)


於是你回到家,給了親愛的一個擁抱跟他說:「對不起,我太愛鬧脾氣了,這四年半的感情跟投入我們應該要好好珍惜才是! 以後不會這樣了>3<」兩個人又繼續過著生活,或許有天會結婚,或許有天會分手,但那又有什麼關係?

因為經濟學第一條假設是人都是理性的,但在感情世界中,該叫人怎麼理性呢?

畢竟愛情本來就不是一件理性的事兒。








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

【心情】5個擺脫爛心情的方法

從高中到現在,撞牆期、低潮期碰過好幾次了,短則一兩周,長則半年一年。也說不上是什麼嚴重的事情,但通常就是被自己卡住、自己心裡那關過不去、或刻意不想過去。
最近剛從一個低潮爬出來,現在覺得心情滿好的XD 想說趁頭腦清楚的時候,分析一下,記錄自己都怎麼從谷底那攤泥淖中爬出來的,發現有我自己最常用的5個方式:


1.聽音樂

這張圖跟聽音樂沒有關係

我很喜歡聽bass很重、節奏很強的音樂,聽了就忍不住想手舞足蹈,或是腦袋裡就會浮現一些生動的畫面。所以對我而言,聽音樂是個非常容易達成,又可以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我對音樂的品味沒甚麼特別的,幾乎都是主流的流行樂,不過在這邊推薦幾首愛歌給大家~

◎聽了很嗨的歌單(流行\搖滾):Hurricane, Raise your glass, Give me everything, Black Magic, Timber, She looks so perfect, Pompeii, Somebody to you, Bang Bang, Best day of my life, Boom Clap, Classic, Don't, Fancy, Hey mama, Hold my hand, Lean on, New romantics, Out of the woods, Outside, Problem, Sing, Style, Wasted, Worth it, Never been in love

◎聽了很輕鬆的夏日歌單:Bloodstream, Budapest, Dust Clear, Jubel, Rude, Stronger, Summer, Real love, Rather be, Prayer in C

2.閱讀、看電影或影片
我在高中的時候經歷了約莫一年多的撞牆期,每天發狂似的念書但物理化學看到考卷始終不會寫,在班上人際關係也隨之出現問題,那段時間真的很憂鬱,所以從圖書館借了很多書,小說、散文或歷史類的都有,我發現人在低潮的時候對情緒會比較敏銳,常常對書中情節或人物的經歷產生共鳴,可以從中獲得很大的安慰,會發現「原來不是只有我這樣覺得、原來我不孤單」,也更能體察書的主旨與精神,啟發也比較深刻
如果說沒有時間看書,那在網路上看看一些文章也是不錯的選擇~
誰定義魯蛇?》林懷民:我有自己的標準,做不到那個標準,我才是輸家
失戀、被罵...不想被這些挫折打倒?10個方法,鍛鍊你的心理韌性
走過巔峰也闖過谷底! 安海瑟葳7名言: 活著不能只討好別人
「經歷跟實力才是你的履歷」從《高年級實習生》看安海瑟薇的三個人生態度
斯坦福开学演讲:别在不断的优秀里,最终走向平庸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運用在看電影,前一兩周天天找電影來看,我發現我比較能抓住每部電影要表達的精神,也對於每個人物的經歷能夠做比較同理跟溫柔的解釋。但是我還是會避免看悲傷的電影,因為我是那種很容易悲從中來的人XD
當然,最省時間跟精神的,就是看YOUTUBE影片啦! 順便練英文,在這邊推薦我愛的youtube channel:

(1)療癒爆笑:

  • Marie Forleo: 我超級大推她,尤其是Q&A Tuesday系列!!! 因為她應該算是心靈mentor吧?! 她真的很能抓到一般人在生活中會遇到的小困難,然後给小建議,覺得每次都很受用!!
  • Jimmy Kimmel:大推Mean Tweets系列,看到大明星念出別人對自己的批評,時而幽默時而暴走,雖然看他們很受傷但真的很好笑,重點是非常具有啟發性!!
  • The Tonight Show Starring Jimmy Fallon: 我超白癡,一直到上個禮拜才發現原來Jimmy Kimmel跟Jimmy Fallon不是同一個人哈哈哈哈哈!!! 推他就是fun and clever,沒有為什麼。
他們真的長得很像啊....

  • TheEllenShow:看ellen show真的很療癒,Ellen真的是聰明反應快又搞笑~
  • B.C. & Lowy: 這個很有名,他們翻譯了很多外國的搞笑影片,應該不用多說了XD
(2)知識性:有時候一直看搞笑影片會很空虛,看看知識性的影片長知識練英文,彷彿覺得自己沒有在浪費時間,心情也會比較好XD

  • TestTube News: 英國朋友介紹的channel,他們會針對最近的時事議題,做一些三分鐘的短片告訴你政治、或歷史的來龍去脈,我覺得非常簡潔又生動。
  • ABC News: 新聞的主題非常多元~~
  • Howcast: 無所不包,總而言之How開頭的問題你都可以在這邊找到答案XD
  • Big Think: 比較偏社會哲學類的思考議題。
  • BBC News: 他們有做一些很棒很完整的特輯,滿值得偶爾看看的~



3.動動身體
常常不知道是因為沒有動才精神委靡,還是精神委靡才懶得動。
但是心情不好的時候真的就是想把自己關在房間裡發霉腐爛,根本不想出去....
如果可以強迫把自己推出去散個步或慢跑,回來之後會覺得整個人神清氣爽的!
如果真的懶得出門,就做一下Scientific 7 minute workout吧! 做完會很爽XD (做的時候記得搭配workout motivational music)
動完之後會覺得整個人比較 put together,肌肉好像變緊了,生活好像比較on track,對自己的感覺好像比較好,下次也比較願意動,進入一個良性循環。



4.設定小目標並且強迫自己達成
我發現人之所以心情低落,常常是因為效率不好或沒做甚麼實質的事情而感到很廢,接著進入惡性循環(心情不好->懶->效率低或耍廢->覺得自己很沒用->心情不好),這代表你的自我效能感(Self Efficacy)低落,這個時候就必須強迫自己做些事情啦! 如果沒辦法做正事,就找其他小事來做(像是採買生活用品、寫卡片、看五部電影等等),無論如何,一定要把目標清單列出來!!! 或是做些平常比較不會做的事情(像是出門拍照、散步時走不同的路...)。常常做完一些事情之後,會比較有成就感或新鮮感,心情自然就好了。
這就要講到我這周一,終於爬起來去上早八消費者行為學的課啦!! 因為走到學校要15分鐘(爬上下坡很煩),又有上課錄影,所以我大概兩個月沒去了,但是那天上完課才九點多從學校走回宿舍的路上,心情超好,覺得自己超棒超有成就感,而且一天才正要開始呢!(通常這時間還在賴床)


5.接觸人群,約朋友吃飯
心情不好時常常有的另一個心理是:為甚麼全世界的人好像都過得很好,只有我很困擾....那個XXX又PO閃照,XXX又找到實習,XXX又在甚麼社團接幹,XXX在歐洲交換很爽,XXX跟XXX去哪裡吃好吃的拍了一堆照片,怎麼只有我這麼慘...
臉書上大家都過得太爽,通常大家只會PO好的圖文,而且還會把那個「好」透過誇張的文字跟濾鏡&修圖軟體修飾,所以其實大家都有你在煩惱的事情,只是你不知道罷了!
所以你要做的事情是,把你熟的、不熟的朋友通通約出來吃飯聊天!!




我在大二下弄完之夜之後,生活嚴重失去重心,那時我嚴重到除了早餐,中餐跟晚餐一定要約別人一起吃,不然我就沒心情吃飯,所以大約有連續兩周的時間,(至少晚餐)我每天都約了不同的人一起吃飯聊天,沒吃飯就約出去走路聊天。
那時我才發現,原來表面上看起來過得很好、很有節奏或是大喇喇地人,心裡其實也有跟我一樣的煩惱,大家原來都在擔心一樣的事情(活動、實習、就業等等),原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安全感,只是平常不會展現出來罷了。
那段期間我很密集的跟很多人吃飯聊天,雖然這不是一個非常健康獨立自主的生活方式,但是我得到很多機會去跟他們比較深入的聊他們的生活跟想法(不然平常見到真的就是喇賽而已),那時候才發現,常常是自己對外界的想像加深了自己內心的不安,真的實際接觸人群之後,會發現根本不用那麼擔心!

以上是我的方法,不知道對你有沒有用捏? 如果你有甚麼超棒的方法,也跟我說喔~ 因為我常常心情不好XD 會很需要的!

2015年10月4日 星期日

【心情】寫給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的妳


說來有趣,小時候我是一個極度容易自滿的人,常常做了件小事、比賽得個名就得意地不得了,所以同學常常覺得我很驕傲,爸、媽、老師都提醒我「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小時候實在不懂得這個道理,但是隨年紀增長,邂逅越來越多人,才發現原來自己真的微不足道,各方面跟其他學有專精的人比起來,好像永遠不夠好。這時我才真的了解「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但也造成了另一個嚴重的自信心不足自我認同問題

如果有天郭台銘跟你說:「我總覺得我自己不夠好,不夠好看、不夠有錢、不夠聰明可以管理一家公司....」你一定會想說:「都已經是全台首富、鴻海董事長了,還在那邊沒自信,太無聊了吧! 也不想想有多少人已經輸你了,還抱怨zzz」
很多人發現我沒自信的時候也是一樣反應,「學測都考75級分了,你說自己不聰明誰信啊?」「你幹嘛擔心履歷,感覺你活動很豐富啊~」「你不要說你英文不好,看看其他人...」「都念台大國企了怎麼可能找不到工作zzz」

這其實跟自身優勢完全沒有關係,當一個人自卑的時候,他不會拿自己的相對優勢去跟其他較弱的人比,她只會專注在自己不如其他強者之處。

舉例來說,我的高中麻吉,他幾乎每一次段考都是數理資優班的第一名,但是他常常跟我訴苦,說自己不夠聰明、都要比別人加倍努力,或是自己掉到第二名壓力有多大等等。那時名次都在十幾名的我常常覺得,那種奧林匹克等級的難到爆段考你都可以考九十幾分了,你到底掉一個名次有什麼好抱怨的啊......
殊不知我自己在自卑的時候,也常常忘記這點。
當然,我們都知道,在任一方面/領域,99%的機率都會有比你更厲害的人,那這樣自卑者豈不是處處可以自慚形穢了嗎? 對,沒錯。

自我剖析一下,我猜想可能是因為是家中老大,爸媽常教育我要當妹妹的榜樣,或是出門要乖、大人叫你要表演要拍照要大方,不然別人會覺得是父母沒教好,便因此養成很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的習慣。加上小時候的我好勝又愛出風頭的個性,導致在同儕間常常受到排擠,極度在乎別人想法的我長期得不到同儕的肯定,便在每個階段修改自己的個性,不斷實驗怎樣的行為、個性最能得到大家的喜歡,並且特別修正一直被指出的「驕傲」的個性,修過頭了就從驕傲跌落到自卑。

上了高中,明明知道自己志在文法商,卻進了數理資優班。除了自然科目上課時數超多、進度神快、大小考內容超難之外,自然科加權更把我的總分平均拉低,完全顯現我對自然科的不在行。班上就是有同學可以很快的理解老師講得話,可以不用一個禮拜花二十幾個小時算數學就拿滿分,可以花五分鐘就寫完C++的題目....在學生生涯中,我第一次覺得我很笨,我不會念書。總之,在數理資優班,處處都凸顯我不夠聰明。
三年長期的精神肉體折磨過去,儘管堅持不懈、屢敗屢戰,我對自己的自信完全喪失。儘管最後學測考了滿級分彌補了一些自信,我仍然相信除了很多很多努力之外,我不過就是大考多了點運氣,因為我非常清楚班上比我聰明的人多的是,如果學測的難度跟平常考的段考一樣,我肯定就會考得比他們低。我完全不會因為考了滿級分,就覺得自己比較聰明

University of Otago

進了台大,更是處處有得比。除了一貫的成績GPA之外,社團、活動、實習、交換等等履歷也在無形之中形成一種同儕壓力,當然,台大也是不缺各種才藝技能的神人,吉他、街舞、PS、拍影片、剪接、做簡報、運動等等都大有神人在,而人生勝利組(又名「溫拿」=長得好看、GPA高、履歷豐富又有男女朋友)也不在少數。一言以蔽之,台大是個可以讓你覺得:「乾,我好魯。」的地方。
我上了大學之後,總覺得自己的GPA、系排不夠理想(常常在想修跟甜課之間做道德抉擇),參加的論壇工作團隊給人很厲害很專業、但實際上做得事情也不怎麼特別,甚至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職位(這讓努力工作了一年的我覺得超挫折的),因為GPA不夠頂尖所以交換學生也分到自己的二十幾志願(總共三十志願..),論才藝表演,一些樂器、舞蹈都碰過一點但都不專精,因此也覺得自己沒什麼好秀的,拿出來也不過是討人電罷了! 然後隨著年級增長,越來越多同學開始找實習,儘管自己的規劃是大三再開始實習,但看著朋友們在四大、在L'Oreal、在外商銀行找到實習,卻也因約感受到一股壓力,似乎已經落人後了........

一直到去年冬天,由於我比較好的朋友都比我大一兩歲,很多都已經在實習了,而他們實習的公司都是知名的外商大公司,正逢大學撞牆期的我,看到朋友的寒假都忙著實習工作,心裡真的是又急又擔心,有天真的壓力大到受不了了,跑去找爸媽把苦水一吐為快。
他們聽完之後跟我說:「你不要這麼緊張~ 妳本來計畫什麼時候要實習?」
「大三啊!」
「那妳還有一年啊! 妳那些朋友不是都已經大三大四了嗎?」
「是沒錯啊! 可是系上同屆的也有人開始實習了...大家都在實習,我怕我履歷比不上他們..」
「我跟你講! 要比永遠比不完啦!」我爸突然一聲長嘆,
「現在找到大公司的實習有代表以後一定會找到好工作嗎? 找到好工作就代表你會很快樂嗎? 薪水很高就會有健康的身體或美滿的家庭嗎? 」
「你要怎麼衡量成功? 現在很高的GPA嗎? 在大公司實習嗎?  找到喜歡的工作? 很高薪的工作? 很好的老闆跟同事嗎? 健康的身體? 幸福的家庭? 健康圓滿的退休人生嗎? 如果要比的話,看你是要比現在、還是十年後、二十年後、還是五十年後,還是要比薪水、健康、家庭、快樂程度、住房、用車blah blah blah。
「妳就想想妳自己,高中的時候哪一次段考進過班上前十名?」(有啦! 第一次段考XD) 
「妳那時也不是每天在那邊哀哀叫、說自己很笨、贏不過別人,但是最後妳考了滿級分不是嗎?  」
現在成功不代表以後一定會成功,現在失敗不代表以後不會成功。妳自己也很清楚這點」
「說真的,要比真的比不完,所以知道自己要做甚麼,照著自己的步調走,過得快樂就好了。」
爸媽就這樣一搭一唱,瞬間開導了我。是啊,如果成功無法衡量,我們汲汲營營的跟別人做無謂的比較,又有甚麼意義呢?


會寫這篇文章,其實是因為昨天看了The Duff這部電影,內心真的感觸良多,然後覺得是該給自己好好加油打氣的(所以是篇自我催眠文XD)。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女主角Bianca在舞會上對風雲人物Madison講的話:

There’s always gonna be somebody prettier or more talented or richer than you, but it shouldn’t affect how you see yourself.

還有最後這句:

It’s about understanding that no matter what label is thrown your way, only you can define yourself.

很多話其實都是老生常談了,但總是需要有人不斷提醒我,尤其在來紐西蘭交換之後,換了一個環境又會遇到新的問題,這時候又會需要重新建立對自己的定位跟認同了
我發現,常常不是自己不夠好(某種程度上,我們都已經夠好了),而是你所處的環境、或你拿來比較的對象,常常會凸顯自身的不足。像我來到英語國家交換,常常覺得自己英文笨拙、反應不夠快,那是因為我拿自己跟native speaker比較,但是對很多亞洲的同學來說,我的英文幾乎就像native一樣了。或者說,我只要待在非英語系國家,我的英文就會變成我的相對優勢。

但是這時,杞人憂天的我又會大聲問道:「可是你以後還是要跟他們競爭啊!! 你這樣還不是一樣沒有競爭力!! 不過是自我安慰罷了!!」

沒錯,這的確是種自我安慰。但是在這個連時間跟空間都是相對的世界,人跟人之間的優勢劣勢自然也是相對的。我的英文沒有native speaker好,但是相較於他們我會說很流暢的中文跟一點法文跟日文。你的coding技術可能沒有OOO好,但是你相對擅長於美感設計跟溝通...等等。當然,你的長處還是會有人比你更厲害但是我們不會只以單一面去衡量一個人,就像我們不會單純以葡萄酒的顏色or香味or口感or價格去評斷一款酒的好壞一樣,這是必須加總起來去衡量的! 
在奧大的品酒課
                                 
而在加總之後,每個人都具有不同成分、比例的組合,造就了每個人的獨特性。就像葡萄酒一樣,有的人喜歡甜的、單寧酸低的,有的人喜歡皮革味、橡木桶味重的,每種風味的葡萄酒都各有市場跟消費者。而獨一無二的你,也具有自己獨特的競爭力,無從跟任何人比較的綜合的能力。

這個世界,也必定有某一處需要這樣獨一無二的你

You are already good enough.